当前位置:苏州西山农家乐 > 游记攻略游记攻略

洞庭西山历史遗存分志发布时间:2013-06-22 发布人:admin

洞庭西山历史遗存分志分六线六十点纪述:
一、农家大桥——叶山——渡渚——后埠——鼋山——鹿村——养马圩——天王荡(练渎)——东宅河、淀紫山线。
1、叶山 砂岩。古叶余(俞)山。春秋“吴越争斗”时与对峙湖中的小庭山(上有三座烽火燧土墩)同为当时吴国前线的“桥头堡”。
2、渡渚山 砂岩。古渡渚里。元代以前与夫椒(包山)隔农家相望。传是吴王夫差“对越决战夫椒”时,屯兵渡军处故名。与大庭山之间的山谷名“候王坞”,坞中湖口有“候王寺”,传即僧、民迎吴王处。该寺重修于明正统五年(1440),废于“建国”初。
山东麓大庭山为渡渚山分支,大庭山之西坡有重修于1989年的实业家费怀芝墓。
3、禹期峰(今称前湾山) 石灰岩(老采石点,今山体仅剩五分之一)。传是夏禹“震泽底定”后,会诸酋庆功处。
禹期峰东麓有一名为“鸽子洞”处(今省劳改队十四中队处),系旧石器时代遗址。70年代该处发现过不少兽骨化石及石器,今已全毁。
北麓即是后埠。
4、后埠 古梅梁里。东面即为五湖之一的梅梁湖。明代以后,因是禹期山石码头,且是小市集,故渐更名为后埠,至今留有极好的港驳岸。
这里是洞庭山“南渡”时最早移民大屯之一,主要有徐氏(宋·烈士徐揆后裔徐元吉,淳熙年间迁来),蒋氏(北宋平江府知府蒋堂后裔,淳祐十年迁来),费氏(山东邹邑费氏,与吴江支同宗,嘉定十二年迁来)及屠氏、陆氏、殷氏、戚氏、倪氏等。
老屋至今存者,费氏较多。费氏承志堂(建于清嘉庆十年,三进完整。有两花厅——“鸿鹤山房”和“菊有黄花斋”),秉训堂(明代屋已圮),留耕堂,介福堂(光绪三十二年造,今名“宁庐”,完整),费孝子(孝友)专祠(存飨堂,建于嘉庆二十三年),邻近的辛村湾伦彝堂(堂屋五间楼,完整,建于乾隆末),存有康熙时“鲤鱼跳龙门”砖雕照壁。蒋氏老屋原址存元代须弥座基础石三米多及门前元代里门,俗呼“乌门”。殷氏存明代中期建堂屋三间,厅柱四根系楠木,连大门在内尚完整。
村内历史遗存尚有:
南宋辘轳制双口义井 在村中心,两方1.20米×2.22米巨青石(一为大理石)构成两座连盖的井栏石,上有对称的早期磨成的辘轳汲绳痕及年代久远的挽水衣袖井栏磨蚀痕。据明代天顺年《蒋氏里门记》碑文记载,双井由望族徐氏倡首开凿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初建时使用双桶辘轳汲水,至元代废,因井泉长年水涌盈,改为用桶挽水至今。元初大德年间(1297-1307)由里人蒋棣(字腾芳,蒋堂九世孙)在双井上添建井亭。费氏重修于清同治九年(1870)。1998年由当地政府落架大修,5月30日工竣,列为市文保单位。
明代(天顺年)由于里中人口众多,又由里人蒋毅出赀开凿义井四口(村口各两口),至今村南口两井仍完好。
唐介山及昇姑祠 村东北湖畔有一砂岩小石山——唐介山。山高不及二十米,上为如同虎丘山“千人石”一样的平台,名唐介石,古称可容千人,广可400平方米。该山有摩崖“醉月砰”三大字,俗称为“大家山”。山在梅树丛中,在山上可极目望至农家二号大桥,景色极好。
山西麓有西洞庭最古的祠——“昇姑祠”,祠建于东晋,祀晋王彪白日昇天两女(金、银两姑),后世奉为梅梁湖地区土地(吴县三十二都圣[昇]姑明王土地),故俗称“梅梁土地”。光绪三十年(1904)由里人费怀芝重建,后全毁于“文革”中,现存光绪三十年《重修圣(昇)姑祠记》原碑。
宋代平民火化场遗址 在黄犊山(古鸿鹤山)山阴,自后埠“报忠寺”(寺早圯,现黄砂矿)向南至辛村湾“荫园背”(原大樟树旁)的向北山坡地,俗呼为“烧人场头”。该处实为南宋梅梁里大村的平民火化场,并制作青石石椁葬具。石椁大小不一,呈圆墩形,内有复盆形空槽以纳骨灰罐,一般无随葬品,上有一圆洞为“魂洞”,无文字,少数饰以莲座纹。由于埋葬浅(仅一米左右),自明代以来石椁出土不少,后埠人家都在“魂洞”中插一根木杆,在屋前晾衣物。一般都是单人墩,极少有双人的,现存两具双人的,一在辛村湾殷家河头,一在鹿村黄家上底。
石板街道 后埠街道分三类,河港头是元代青石板道遗存,望族大户前是砖砌道,贯穿村中的是花岗岩石道。后者系嘉庆二十二年(1817)左右,由里人费荣(字韵初)毁家输财所建包山东部冲积地带(崦边)石板大道(东起鹿村绿石山鸡冠峰香花桥,西达马村渡马桥,南达镇夏林屋洞前,中间为中桥为岔路,上建凉亭一座名“缭碧”,路总长七华里多。1958年起陆续被毁,现仅存镇夏一段尚留存)的一部分,至今完好(包山石板道村有二,另一在明湾)。
工农红军战士墓 黄犊山南麓葬有西洞庭唯一的工农红军战士李鑫(长林)墓。
宁庐 在双井亭旁,原名介福堂。为实业家费怀芝故居。
紫砂土矿 黄犊山腹部有优质紫砂陶土矿,贮量估达二十万吨左右,尚未开发。据宜兴陶瓷专业人员说,这里的陶土质量要比宜兴的好得多,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碑刻 现尚存十四方(明代四,清代十):△天顺三年(1459)《蒋氏里门记》,为蒋毅重修里门时所立。碑首缺六字,可据宗谱存记补全。△嘉靖七年(1528)《故东篱徐公墓志铭》。△明代诗碑两方(佚名,存部分)。△清嘉庆五年(1800)《费松轩公虎邱墓园图》碑。太平天国战事时,虎邱祠宇被毁,后将碑移置西洞庭费氏故里。松轩公系包山后埠支费氏新三房始祖。△清道光五年(1825)江南布政使祠(孝子祠)产执帖及《费鲤泉孝子传》共三方。△光绪十二~十三年(1886~1887)《韩烈妇绝命词》及题词共五方:陈冕书《韩烈妇绝命词》十三章,韩烈妇胞兄费德保(候补府)及当时吴中京官俞樾、吴大澂、翁同和及孙家鼐题词,原在“孝子祠”后壁上,为费德保所藏,附供于祠内。现已由当地政府收藏(碑廊首批文物)。△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圣姑祠记》碑,为费怀芝重建该祠所立。
另有明代“晏公祠”碑,康熙时蔡九逵书《重修园通庵记》碑及同治八年(1869)吴县县正堂《严禁刁民抗租》碑(太平天国史料碑)均是新近被毁。
宋代“徐家巷”巷门遗址 在初建屯徐氏老屋沿街处。至今仍存在宋代巷门门座石及明代之前的砖路巷道。
明代时,梅梁里人口最盛达二千三百余口,形成一个小集镇,义井五座(六眼),火化场(烧人场头)一处,染坊一处(俗称栅栏子),糟坊两处,典当(日升)一处,杂货店(万隆)一处。在明代,向南分出一个村落名新(辛)村湾。明代中叶以后,湖中匪患日盛,后埠也同整个包山一样户口才逐渐少了下来。
5、御驾山及玄旸洞 御驾山古称绿石山,俗呼南头山,是“禹期”青石大山延脉,但质远胜主山,是质地特优的“鼋山石”(料石)。鼋山名石已尽,现仅存该山一半。
古景点“玄旸洞”,即在其山南麓。玄旸洞形体较“林屋”为小,传为葛洪修炼处之一。
该山南山头有一座两峰相峙的鸡冠石(峰),古名登高坛,为远古祭天坛遗址。“文革”中被毁一峰,现存一峰。
6、鼋山 又名鼋头山。元代以前也与包山隔湖对峙,冲积平原形成后,成为包山东嘴。鼋山石是优质碑材料石,自唐代至今采凿不断,地面遗存已尽,乃深采石根了。“中山陵”部分巨材也取于此。苏州的“冠云”、“瑞云”两名石即采自其邻山谢姑山(俗呼谢角郎)。
该山至今土层中有花石存在。1998年冬,采石厂二工段出土一座较完整的高三米阔二米的玲珑剔透花石一座,此石远离湖滨,故而幸存至今。
鼋头为屯山墩,原名囤山,因青石山形若米囤故名。山墩上有萧天君庙(五老爷庙)。过去农家渔民奉为渔神——“网船五”,香火极盛。此庙实为南朝梁武帝玄孙,昭明太子曾孙萧瑀(弟兄五人,瑀行五),隋末殉节于此,后人建祠纪念。祠毁于“文革”。历代题词碑刻均毁。其中有光绪十六年(1890)暴式昭所撰《萧天君行实记》。鼋嘴即现在的石人浜嘴。
7、文化寺 在禹期峰东麓,寺早圯(原供奉明代制石佛)。传为“三国”时吴大夫阚泽舍宅为寺(该寺有历代禁止采石碑四通),寺前有阚泽墓(“文革”中毁),光绪十一年(1885)暴式昭立墓碣,由俞樾书:“吴太子太傅阚公之墓。”墓碣埋在文化港汊土中。
西南麓岭东湾原有逍遥宫城隍庙(三十二都),庙前有戏楼,旁为关帝庙(有唐柏),“文革”中俱毁。
8、鹿村 古名鹿城,传为吴王离宫养鹿处(农家地区有养鹿历史,至明末,包山和长厍等处,还有畜养家鹿的习俗,志载,当时养在庭园内的鹿,常从厨房窗洞中伸颈入内偷食食物的)。
9、养马圩 传是吴王离宫养马处,地在今“练渎”东侧。1989年新区钻凿深井显示,深达110米岩芯仍为石灰岩地质,说明此处属禹期峰(御驾山)坡脚。
10、练渎 今天王荡,传为吴王操练水军处,故名。是在崦边田(冲积大平原中间的大泉水塘。水质清纯,但今水质已变。练渎约六十六市亩,今名“天王”,可能此处靠近天王坞、天王寺而得名。
11、崦边田 包山最大的冲积平原(包山东、西、南向都有冲积原,北向则无)。将鼋山、禹期、渡渚三大山(湖岛)同包山连接了起来。崦边田约三百市亩。元初开始淹连,最后的淹接线,即现在的横贯南(头陀桥)、北(新丰桥)的穿心港,其中还有禹期同渡渚的淹积线——后埠港。
12、靖湖厅遗址 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州府于西洞庭分置靖湖厅,设靖湖通判(水利分府)与东山农家厅并列。地点在后堡村东头湖滨,俗呼“衙门场”、“三府衙门”、“关人的地方”,尚存原衙内天井,衙碑在人家。
13、东宅河 古名崦里、崦上。历来是西洞庭山的首镇,国东向农家与湖中鼋、禹、渡三山对峙的湖滨,故又名崦边。明代名臣徐缙(徐天官)建宅(天官府、介福堂)于此,清代中叶后沿称为东宅河。
徐氏从后埠初定居分支,先迁至南徐里,后衍分一支至崦上,即北徐,也即“徐天官”支。东宅河老码头即为“天官府”码头。
徐缙故居遗址“介福堂”(前身是“崦西草堂”)。在今天官厅饭店。当时门坊巨石柱部分尚存现公安派出所庭内。徐缙(文敏公)崦里专祠,即今东河中心小学所在。
徐宅山(碧螺峰)在南徐里后山,大理石山(粉红色纹,学名“苏石”)。山前有徐氏宗祠,故俗衍称碧螺峰的山为徐宅山。此山即为明代以前的古“碧螺峰”(以山形得名),山前有“碧螺古庵”遗址。约在清乾、嘉年间后,“碧螺”之名渐泯。
天主教堂 西洞庭仅有一所,在东宅河二图里。建国后废,最后一名牧师名张绩夫。
14、淀紫山“春秋”时军事遗址 崦上(东宅河)背靠一座面东(向胥口)背西如屏风般一座砂岩中型山,名淀紫山,峰顶名攒云岭。高约200米,上有大小不等(但基本成对)密集型烽火燧(土墩石室),达六十座左右。墩与墩之间有防御墙遗迹。攒云岭上最高的一座(中型)土墩俗呼“桥扦洞”(以洞形如稻田中掠稻三角架而得名)。此洞用“自然”砂岩巨石垒成三角形尖顶石室,高为一人一手,有两头通出入口,石室内可容 40-50人。厚达一米五左右的覆土是石室建成后覆盖起隐蔽作用。建筑石块系就地取材,墩与墩成对排列,中间有石砌墙遗迹。
二、劳家桥——金铎岭——金铎山(法华寺)——东村——横山诸岛线。
15、劳家桥 原属崦里。北方南迁望族劳氏祖地。明代名臣劳逊之出生处。也是朱镕基夫人劳安的出生地。在现西山中学旁的“长寿庵”内有洞庭山树龄最高的古柏。庵原有明嘉靖五年“里社碑”,惜毁于“文革”。
16、金铎岭 传为吴越国王钱鏐埋“金铎”处而得名。金铎峰下湖滨尚存六座“生肖石”(花石),是包山仅存的农家花石的活标本。
岭之南麓有徐缙之祖徐震、父徐潮夫妇及缙之原配夫人王氏(王鏊长女)墓。向西即为明御史甪里郑凖墓。村中小港之滨尚有一明代石祭桌,郑凖书碑残石。徐墓原有《徐震墓表》吴宽撰,马绍荣书;《徐潮墓表》王鏊书,谢迁篆,都树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碑已毁,但碑文存《洞庭山金石》。
甪里郑凖墓建墓后,曾迁族人两户至金铎村为永久守墓户,衍传至今。
17、金铎山法华寺 位于金铎山西麓峰顶,俗称“法华头顶”。是包山“十八招提”中处境最幽秀的,始建于宋乾道年间。法华寺在近代,是包山僧众最多之处,也是医僧慧峰驻锡之处。慧峰师住客房旁方丈室。墓在山之东麓。
寺内碑记有:正统三年(1438)翰林院五经博士陈继撰《法华院佛殿记》(存文);正统十三年(1448)东山人桂林知府吴惠等诗刻(存文);弘治十八年(1505)十二月七日,王鏊首游包山记游石刻,同游者门生唐寅、蔡羽、洪照、郑凖、徐鹄。王鏊书(存文,寺毁前碑嵌寺内客堂游廊壁);成化十六年(1480)马愈法华寺诗刻(存文);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九日王鏊重游诗刻,碑为王鏊亲书,尚存右角缺三字,在金铎村村民屠永康处。另有民国张一麐、李根源题字(存文)。
18、东村 古东园里,相传“商山四皓”隐居于包山,东村即因其中东园公隐居于此,故名。宋宝祐二年(1254)梅梁里(后埠)徐氏徐万一分居金铎山西麓栖贤山东园里,加上其它氏族才逐渐形成大村屯,徐氏是主姓。
东村古村原貌保存较多:
古街道 青石板街基本上保留着元代结构。东巷门名“栖贤巷”,有完整里门巷道。西巷门前一口古井,井栏圈上有明永乐年间年号。靠西村街上有一口明天顺四年(1460)井,署年字迹清晰。
明清旧屋 最大的是徐氏“敬修堂”,乾隆早期建筑,后进堂屋原有明万历朝所赐御匾,此处可能即是明代南京兵部尚书徐景咸(字养量)故居。后此屋为戚氏所购。村西徐氏宗祠建于乾隆十四年,规模宏大。后改为学校,故屋架幸存。明代晏圣小庙在村西尚完整。
碑刻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王鸣盛撰《东园徐氏祠堂记》(存文)。嘉庆元年(1796)《徐母殷孺人节孝题词》共十五石,有当时名人桂馥、刘墉、翁方纲、纪昀、张问陶、洪亮吉等诗或题跋(存文记,但可能尚有原石存世者)。乾隆五十九年(1794)翁方纲撰并书《旌表节孝徐母殷太孺人事略题后》(正书)共五石。
罗母墓 在栖贤山北麓,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该墓为实业家罗甘尝在大清银行营口分行总办任上时所建。很具规模,墓石至今完整。宣统三年五月所树墓碑为当时的兵部侍郎、江西巡抚陆钟琦所撰。
19、横山 又名甲山,均以山形得名。“春秋”孙武子一支旁系后裔(明初),北宋名相韩琦直系后裔(肖胄长房,于元末),南宋中兴名将韩世忠直系后裔(彦古之后,于宋末)。加上江西豫章罗氏,成为横山四大独姓。宗祠(两韩合一宗祠)但均毁。孙氏存谱及祠堂碑。韩琦支存《韩氏南渡支谱》。韩世忠支“文革”前有谱,现存木渎家庙宋碑。
原有规模不小的盘龙寺(横山寺),大殿主体系楠木构,现存大殿屋架及山门。
存碑:宋淳祐九年(1249)三月《太师韩蕲王府功德灵岩禅寺木渎施水白塔下院》碑一方。原在木渎灵岩寺下院,元兵毁下院后由裔孙携碑至横山。80年代末,原韩氏宗祠废基内出土。明万历九年(1581)吴令傅光宅书“盘龙岫”三大字(五尺碑),现已断成几截,但不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孙义沣立《孙氏祠堂碑记》。民国18年(1929)李根源题名碑,已断二截,但不缺。存碑已由村委会集中保管。
盘龙寺前湖滨,1986年发现新石器时代石器石奔、斧等,发现人是中湾罗志玉、罗礼才。
该山朱罗湾,实业家罗甘尝(饴)故宅“存厚堂”(清初建筑)尚完整存在。
20、绍山 在横山之东湖中,无人居住小岛。据罗志玉等人说,几年来在开荒中经常发现新石器时代石器。
21、张家湾 湖滨古樟五株,其中一株老树是本地树龄最久的古樟。
22、植里 明代街道保存较多。村外通向公路有一条建于清康熙时的砂石石条石驳田岸及石桥均完整。
23、东湾 东山严氏西洞庭分支祖地,严氏宗祠故址。
三、涵村——缥缈峰——堂里——水月坞——北昂禹庙——甪里——疃里——慈里——小埠里——甪头(衙里)线。
24、涵村 在缥缈峰北坡,从峰顶下山,山道旁有一条夹道山泉长涧,蜿蜒四里至涵村入农家。该村由望族陆氏建里,时在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始祖是陆元阳。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陆氏为“万户”的“农家水军万户府”所在地,元亡,万户府仆役吹鼓手等随陆姓建村于近缥缈峰山坡的孙坞,也即世称的 “待诏坞”。原有陆氏宗祠重建于乾隆年,祠堂碑文为王鸣盛所撰(存文)。洞庭张氏祖根也在这里(涵头),原有张氏宗祠。清乾嘉时诗文家张镛(号巳山)即该里人。
25、堂里 又名唐里、唐湾、塘里。。由望族徐氏(南宋抗金名将、烈士徽言后裔)建村。徐氏建有众多大屋,其中最著名的是“仁本堂”。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是西洞庭最精美的古建筑。现存完整的内堂一落,有转楼,极尽精美的茶厅两座(男女客厅),名为“花好月圆人寿之室”,俱完整。其中花石一座也是包山庭园中之最。
原有一座“徐太保庙”,乃始祖徐徽言的另一座徐忠壮公专祠,淳祐七年(1247)朱熹题匾 “忠贯日月”,现已毁。
碑刻尚存:雍正二年(1724)“徐氏始祖之墓”;乾隆四十四年(1779)董诰撰,严其焜懼《洞庭堂里徐氏祠堂记》;乾隆四十四年闵惇大撰,严其焜书《洞庭堂里徐氏祠堂记》;乾隆四十一年(1776)董诰撰《琴山石堤记》;乾隆四十二年(1777)徐秉渊立《木渎镇徐氏船埠记》;明嘉靖八年(1529)蔡羽撰《孝严庵记》,庵原在始祖墓门前。
26、水月坞 又名堂里坞,在缥缈峰北麓,是西洞庭仅次于包山坞的大山坞。坞中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的水月禅寺(含大悲阁),规模宏大,但早圯。该寺碑刻尚存于世的有明正统十四年(1449)翰林院修撰张益撰《水月禅寺中兴记》,碑阴录刻唐白居易、宋苏舜钦原作于该坞该寺的两首七绝诗,此七尺大碑堂完整;宣德八年(1433)翰林学士陈用撰《水月禅寺重创殿记》(存文);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文学家袁枚撰并书《水月寺大慈宝阁记》(存文);清嘉庆七年(1802)徐华岳撰《重修水月寺大悲阁记》(存文)。
27、禹王庙、石码头 禹王庙在甪里郑泾港 北口湖滨,属农家禹王庙四昂之一的北昂(又名西昂、新昂)。是“文革”中西洞庭唯一未被拆毁的一座祠宇屋架。1983年由省农家风建委拨款重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西蔡蔡九龄撰,严其焜隶书的《禹王庙记》碑完整。原庙存郑士椿正书大字(四尺碑)正反各两字:“震泽底定”,《洞庭山金石》将其归入清代碑。但郑氏“士”字辈是二十八代裔孙,系宋末元初人。
禹王庙后是巨大精美的石码头,旁河港,俗呼之为“官船洪”,因郑氏历代官船来往甚夥而得名。庙旁也有同甪头(衙里)一样的土城遗址,可能是太平天国军的防御工事遗址,因为那里当时是屯重兵的水师指挥所所在地区之一。
28、甪里 俗称甪湾里。隋末乱世,北魏建威将军郑茂(字南阳)之长子郑白麟(字嘉征)携家渡江迁来洞庭包山甪里,是为该族迁山始祖。郑氏定居甪里后,将原名芳塘的里河(冲积原穿心港)拓浚,改名为郑泾港。在港濒农家的北口,建有规整的石码头,以为出湖之用,即现存的禹王庙明代整修的码头。
郑氏宅第主要集中在“砂皮上”(背靠东明山)。老宅名“麟趾堂”、“宁远堂”;新宅名“继仁堂”、“尊仁堂”。其中郑氏“宝稼堂”(在老桥头)曾驻太平天国将领,后来又住过罢职后的著名廉吏暴式昭一家(当时由甪里百姓接来住此)。后来暴公离山时附近百姓跪送“桥头”挽留,即是村口“永宁桥”。
郑氏家族墓地特广,6处共443亩。东明山为中心墓地(始祖葬地),其余尚分华山、疃里山、黄泥宫、堂里山、小儿墓、金铎山、渡渚新丰桥等处。墓上飨堂以庵为名,长寿庵、紫福庵等。另有家庙一所在甪头,名甪庵(现“名人墓地”处)。
南宋名相郑清之墓的飨堂——长寿庵,已由原小寺僧改建为住屋。在康熙年族谱中有宋末思想家、史学家,门生黄震所作的神道碑文:《宋故太师齐国郑忠定公神道碑》。元初的《郑氏葬地记》碑,当时即树于长寿庵碑亭内。
29、疃里 在郑公岭畔。郑公岭因葬唐武宗右相(与李德裕同辅政)郑肃于此,故名。此处自郑肃起连华山共103亩甪里郑氏墓地。后南宋丞相郑清之之子、中书郑士昌,孙郑子玉、子与及孙女五人(五贞女)均葬于此。据康熙版《郑氏族谱》记:“五贞女系郑清之公孙女,名:贞、素、淑、雅、新。德祐乙亥(1275)九月,以美质恐罹兵欺,就疃里山近祖唐中书侍郎肃公墓傍,筑一大圹。因事急,德祐二年(1276)二月八日,五女并生藏之(按:五女自戕后葬入)”。现存清光绪二十年重树墓碑。
疃里多苏姓,也系“南渡”北方平民。
30、慈里 也为移民古里。有建于南朝刘宋的华山寺,寺早圯。存元嘉二年(425)造象石一尊。民国时为苏州王佩诤“海粟楼”所藏。明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五日《王鏊游华山寺题记》(存文);嘉靖二十二年(1543)二月八日,文徵明撰并书《游华山寺》题记碑。
31、小埠里 与大埠里同为甪头巡检司的军事码头,故名。是宋末著名易学家包山隐士俞琰(1258-1314)隐居地,也是其孙俞贞木的故居。贞木后迁家居于苏州城内府学旁。
俞氏也是“南渡”的北方望族。世居小埠里山涧旁(平龙山麓),故俞琰自称石涧道人,人尊称其为石涧先生。今故居遗址尚在,俗称“砚瓦池头”,原树有“俞琰先生故居”标志碑,今已佚。旧传俞琰故居有“读易楼”、“洗砚池”。今该里已无俞姓(西洞庭叶山,俞家弄有俞姓户不少)。今之居此者为柳氏、郑氏二姓,其始皆为俞氏之赘婿,故今土人犹以‘俞柳’、‘俞郑’称之。
32、甪头 今名衙里,因游击、巡检衙门所在,故名。原是湖中甪头山,经冲积后与包山大山连(连接线即今甪里郑泾穿心港)。是农家江浙(吴越)两省交界处的天然要塞,故又名甪头寨。因形势险要,早在北宋元祐八年(1093)即迁浙江湖州府长兴吕山头巡检司于此,立甪头巡检司。初辖东、西两山,明成化中分置东山司,后止辖西洞庭及其湖面。明代御倭寇时分设大胜、元山、石公、龟山、圻村分寨。康熙四年(1665)一度提高建制设游击将军衙,总辖农家水师,后旋撤复巡检司。清代太平天国战争时,归浙江管辖,战事息,又归江苏。太平天国八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一月(1860.11-1863.11)整三年,侍王李世贤在此设农家水师都指挥司,屯驻重兵。八年(1860)十月-九年二月曾击退后又击毙清军福山镇总兵王之敬。今留有石城及炮台遗址。
历任甪头巡检司以南宋凤韬及清末暴式昭品质、政绩最著。至今当地山民遇到现实中的吏治不称者,还在念祷:“再出个暴老爷就好了。”
甪头有包山唯一的一所“天后宫”(妈祖),俗呼“娘娘菩萨庙”,香火极盛,每年山民要抬(待)“天后”出巡全境,历时三天,尊为包山首神。庙内壁间有元、明时代碑刻,“文革”中全毁。
四、缥缈峰——毛公坛——绮里、销夏湾(东西蔡、秦家堡、诸家河、徐巷、圻村、葛家坞、兵场)线。
33、缥缈峰 是农家首峰,高336.6米,砂岩。峰顶名“紫云台”,原有建筑遗址。东有竹坞岭(涵村——东、西蔡),西有北门岭(堂里——岭东)、弹子岭(堂里——绞上),中有“燕喜”凉亭(已圯)贯穿南北。登上绝顶,农家山水尽在眼底,峰顶石壁较少,摩崖石刻只有近代的三处:“金庭第一峰”,民国18年(1929)张自明书;“造极”二大字李根源隶书;丁巳(1917)闰二月独登缥缈峰,吴荫培题。
缥缈峰脉北麓,自峰顶一路山泉潺潺,蜿蜒奔泻,从涵村入湖,终年不绝。
34、毛公坛 在缥缈峰东南麓包山坞之上。传为汉刘根修炼得道处。传刘根修炼后身长白毛故俗呼其为“毛公”。坛址早废,仅有一处摩崖刻: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易顺鼎篆书“毛公仙坛”四大字。
35、绮里、上真宫 在销夏湾西阙外绮里坞。传为“商山四皓”中的绮里季隐地,故名。绮里出过一位明代名臣——“吴中三谏”之一的给事中叶初春(字处元,别号吴西公),是东山叶氏的分支——支头岭脉的始祖。初春被夺职后,携一支子孙迁苏州郡城吉由巷,成为“吴中叶氏”郡城脉始祖之一。
“南渡”世族邓氏,初定居于此,后迁明湾,建有宗祠。故居名“绮里草堂”。
道观上真宫在坞中,“文革”中毁。观附近有一无碑大墓,即明代名吏劳志(逊志)墓。
36、销夏湾 地处缥缈峰诸峰的南坡。隔湖东山屏其前,是个扇面阔九里,深三里的南向大湖湾。东阙汇上(汇里),西阙岭东,是西洞庭气候最佳的避暑胜地。“春秋”时是吴王夫差避暑的夏宫所在地。惜从1957年起将全部湖湾围成稻田(原六千多亩,现连劳改农场达八千多亩)。
湾中偏东有“众安洲”俗称“瓦山”。其上原有南昂禹王庙——水平王庙(旧传后稷庶子佐禹治水有功,因祀之)。庙前有“霖泉”,今均废。今存乾隆四十八年徐开云撰并书《霖泉记》文。
37、龙渚、石佛寺 在销夏湾西侧,又称“小洞庭”,石公山延脉 。是包山又一重要花石产地。山有石佛寺,以有明代三十六躯摩崖佛象而得名。寺内有从康熙十九年(1680)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封禁龙渚山采石石刻告示,今均毁。
销夏湾中自西向东为多家“南渡”世族定居村:
38、西蔡 旧名西蔡里,原为安仁乡,在缥缈峰西麓。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徽宗驸马(尚徽宗朝长公主也即哲宗之女)蔡世洪扈架至杭州,时时局不靖,一日数警。且皇族更是金人追捕对象,故秘书公(驸马)急遣长子蔡维孟(太伯)奉母(公主)先行觅僻安之处移居。居住处后即名为西蔡里。现存村中“爱日堂”的“晚香书屋”处应是蔡氏祖居。始祖蔡世洪即葬于杭州涌金门外。长公主葬于缥缈峰西麓北邙坞(俗称王坞里)。长子维孟卒于绍兴十二年(1142),是年九月葬于母墓旁。
蔡世洪子三人,长维孟奉母居于西蔡,次继孟分居东蔡,三子承孟定居浙江德清。
39、东蔡 旧名东蔡里,因蔡氏二房分居于此,故名。地处销夏湾中段,后成为湾中小集镇。蔡氏二房故居,留有“春熙堂”,该屋重建于乾隆年,现仅存部分房屋,其中书房名“缀锦书屋”。庭院内有奇巧花石一座,名“老人峰”,属西洞庭现存私人庭院四座精美花石之一(另三处为:堂里仁本堂,后埠承志堂,东宅河耕余斋)。
东蔡是《农家志》作者蔡昇及其孙、明代文学家蔡羽的故里。两人墓地均在附近谷堆山麓。东蔡宗祠规模宏大(西蔡祠已毁),现为东蔡小学。
东蔡村之后即缥缈峰竹坞岭上山大道,经峰顶下山直达涵村岭脚。
蔡氏现存较重要的碑碣和文记:
《大宋处士汝南蔡公太伯墓圹志》,宋绍兴十二年(1142)沈子渊撰(文存台湾版《中国族谱序例选刊》。文征明撰《翰林蔡先生墓志》(见文征明《甫田集》)。吴郡状元韩菼撰《蔡氏祠堂碑记》,碑尚存。清乾隆元年(1736)裔孙蔡书昇立《蔡九逵象赞碑》,碑额已失,六尺大碑,现存一家村办厂内。
40、秦家堡 原地为安仁乡,自宋秦观六世孙秦益之于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自常州举家迁此后改今名。初迁祖居应是现存的“芥舟园”。此处为八世孙秦仪(宋理宗朝驸马,尚娥明公主)的驸马府故居的一部分。因纪念驸马三子孝义随宋末帝蹈海殉国,故府名为“咏烈堂”。
驸马秦仪与公主合葬墓在秦家堡后山飞仙山山坡,是当时朝廷(理宗)的赐葬墓。该墓似被盗过,现存清康熙年墓碣“故宋翰林驸马都尉元德秦公、娥明公主合墓”。
41、徐巷 因宋抗金名将徐徽言(忠壮公)后裔(嫡孙),南宋理宗朝徐圻(曾官平江府学录)举家迁居于此,而得名。
42、诸家河头 是包山诸姓家族聚居地。传为吴王夫差时越的使臣、大夫诸稽郢使吴时,相中“夫椒”销夏湾,后举家隐居于此,村中诸姓均是其后裔。诸姓大部分是务农山民,少数作贸。
村中有始祖诸稽郢墓。光绪十一年(1875)由暴式昭出资倩俞樾书墓碣 “越大夫诸稽郢之墓,光绪十一年仲冬,德清俞樾书”。
43、汇上、葛家坞 汇上旧为汇上里、汇里,是销夏湾东阙。汇上为望族葛氏居地。葛氏是晋代散骑常侍葛洪的后裔,葛氏宗祠已毁,祠内主祀始祖葛洪。葛氏原有老屋名“兰言堂”(早毁)。葛氏亦系著名商人,杭州最著名的“颐香斋”食品老号,即是葛家传世产业。
葛家坞又名黄家坞,因黄、葛两望族在此而得名。葛家坞原有“十八招提”之一的“上方寺”,“文革”中毁。今村中存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御史中丞宋仪望所撰《上方寺记》。
葛家坞的土质非常适宜竹笋的生长,此处所产小毛竹白笋与湾中莼菜并列全国名产。
坞中有泉,名“鹿饮泉”,在原上方寺后,至今仍在,是活泉。
44、秉场 旧称兵场里,古兵场所在,在销夏湾东阙口。传是吴王销夏湾离宫卫戍营驻地,故名。
北方望族(原籍闽)、宋高宗朝左仆射(左相)、佞臣黄潜善一支迁此。迁洞庭始祖为潜善弟著作佐郎黄明善,为包山——梁溪(无锡)黄氏祖根。
兵场村村民工于果树栽培,所产“青种白沙”,“茡荠种”枇杷为名种佳品。
45、朴树头 在兵场后山,存黄潜善墓,俗称阁老坟。该墓宋代始葬时因系罪臣,归葬时为平民制。高宗末年虽诏复亦未改葬,直到五百年后在清初顺治十三年(1656),清廷诏令拨帑依宰臣礼重建其墓,扩大规模。现存石筑均是当时所建,现兵场村前旧石砌池塘,应是该墓的“照池”。
46、罗汉坞 罗汉寺旧址,今寺为新建,寺碑、罗汉石象均系仿建。该山坞古树是全山各坞中最多的。原寺有康熙十六年(1677)释本黄撰《重兴古罗汉寺华果山场碑记》碑。今存文。坞中有著名实业家罗甘尝(饴)墓,至今未树碑。
五、头陀桥——马村——天王坞——碧螺峰——南徐——后堡、福源坞——包山坞——镇夏、林屋洞——无碍庵——俞家渡——夏家底线。
47、头陀桥 在崦边田穿心港南口。元末为摆渡口(包山——禹期山),明初在此建桥替代摆渡,取“渡僧”典故,故名“头陀桥”。
48、马村 在原崦边石板大道崦边口处。古名马城、马城里。传为吴王离宫养马处,故名。有“马城宫”道观遗址,观内有两碑,碑毁存文: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翰林马一龙撰《马城庙羽士张丹丘祷雨灵应文》;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王鸣盛撰《重修马城宫玄帝殿碑记》。
“五代”后周平南将军马抗(字祥),因不服赵匡胤“陈桥之变”,弃官隐居于洞庭包山马城里,自此形成马氏洞庭支。
49、天王坞、煤矿 天王坞古名马税城、桃花坞,今为林场。唐大中年间,僧惠信始建寺时凿井得铜天王一尊,视为祥兆。苏州刺史卢简求上奏朝廷,大中元年(847)唐宣宗赐额为“护国天王院”。天王禅寺才肇兴,成为一大丛林。 “文革”被毁前仍为包山三大丛林之一(显庆、法华、天王)。最后的住持僧名海德。该寺碑刻存文有:宋淳熙十六年(1189)僧妙增立《护国天王禅院古记》;明正统八年(1443)张用轸撰《重开山天王禅寺记》;明天顺二年(1458)学士金问撰《重建天王禅寺之记》;明天顺七年(1463)徐庸撰《天王寺昕上人寿藏铭》;明万历十六年(1588)沈尧中撰《天王寺碑》。
寺中有“葛洪井”一泓泉水,今尚在。
包山煤矿新井在天王坞前的杨家场。包山煤矿,明代已开采,山民挖以充柴薪。《林屋民风》记:“是山产煤,明崇祯初,山民挖煤为害,巡抚曹文衡勒碑永禁。”
50、南徐 南徐即南徐里,乃因徐氏不忘“南渡”之灾而名。明成化十六年(1480)裔孙徐暐族谱序:“使后人不忘祖宗‘南渡’之意,遂名其地为南徐里。”南徐为徐元吉支分,由初居地梅梁里(后埠)分居于此,后又分衍一支于崦北名北徐,即“徐天官”支。
51、后堡、福源坞 后堡原有城隍庙及蒋氏宗祠(另一所在元山蒋家巷)。城隍庙有古樟两枝,现以此为中心建为“古樟园”。蒋氏祠改成小学。另有清靖湖厅旧址“衙门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分原属东山农家厅(农家通判)的农家境于西洞庭,西洞庭分置靖湖厅(靖湖通判)与农家厅并属苏州府。靖湖厅署遗址在后堡东头湖滨,俗称“衙门场”、“三府衙门”。
后堡西北为福源坞,原有福源寺,为明代名相申时行(文定公)未第时读书之处。据文震孟撰《福源寺记》记载,万历九年(1581),该寺中兴修寺,由申时行倡首出赀重建,其中也有王百谷和傅光宅等。
52、包山坞 又名包山(后扩称全洞庭为包山)。是西洞庭缥缈峰下最大山坞,有洞庭山规模最大的古寺——包山显庆禅寺。此坞为历代名人读书之处,又是碧螺春名茶的原产地。
南北朝时创建佛舍为“包山精舍”。唐高宗赐名“显庆寺”,才始为寺。唐肃宗改名包山寺,或称包山禅院。唐武宗灭佛毁寺时,该寺为保留寺院之一,但僧众减员。后毁于金兵入侵。“南渡”后,由主持僧“慈受深”禅师重开山建寺。建炎间,宋高宗赐额为“包山显庆禅寺”。元末明初,寺又毁圯。明永乐至宣德,有本县人带发修行的高僧法住禅师(1362-1432,俗姓张,法名法住,号呆庵道人)又中兴重开山,建寺。造三石佛,二石塔。至明末清初又成大丛林。清康熙六年(1667)起住持为名僧山晓晰大师。
民国时,前后有两高僧大休和闻达(带发)住持,声誉远著。但由于庙产不发达,僧众仅十余人。至新中国初,闻达师离寺后仅有寺僧五六人,慧峰大弟子惠舟在焉。“文革”后期,由房管部门得“公社”同意将此名寺毁为平地,出售木材以充公。寺内碑刻众多,两唐代经幢已各断成两截,后移置甪直古物馆(保圣寺)。1996年地方政府又新建该寺。
藏经楼 在大雄宝殿左右庑。原藏有明隆庆版大藏经全部(现在吴县图书馆)。1937“八一三”爆发时,应省立苏州图书馆之请,闻达上人出于爱国心,